5月11日,在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,省地热能源学会与省地震学会、省地质学会、省地球物理学会等“四地”联合体在江苏省科技馆共同举行“地学科普”活动,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特别是《南京晨报》小记者及其家长们的青睐。
地热,作为一种绿色低碳、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,地热能可广泛应用于发电、温室种植、食品烘干、建筑物供暖和制冷等领域。
图文并茂的展板、地热专家的讲解,让少年儿童们知道:地热能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宝库。我国地热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1/6,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约7亿吨,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8亿多吨,地下3000至1万米的干热岩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856万亿吨,开发利用前景广阔。
地热能,与风电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相比,还有独特优势,它不受季节、气候、昼夜等自然条件的影响,可形成不间断的能源供应。
“双碳”背景下的能源工作既要保障安全,也要推进绿色转型。地热能开发利用环境影响小,能源利用效率高,节能减排效果好,大力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,对更好保障能源安全、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。
如今,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也许对地热还比较“懵懂”,但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心灵播下了“地热”的火种。随着他们的不断长大,地热科学将同步茁壮成长,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:不久的将来,一定能结出丰硕的“地热”之果,收获更加可期的美好未来。
|